相关资讯

天选之国沦为欧洲子宫:乌克兰30年血泪史,西方谎言终被戳穿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乌克兰这三十年,怎么说呢……

话说1991年,乌克兰脱离苏联,那场面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红旗招展,人山人海。手里捏着丰富的资源,核武器库世界排名老三,妥妥的“天选之子”出道配置。谁曾想,三十年过去,这“天选之子”混成了啥样?咱今儿个就来说道说道。

当年,乌克兰的资源那叫一个丰富,东边顿巴斯挖煤,南边黑海良港贸易,北边森林茂密,西边油气管够。尼古拉耶夫的船厂还能造航母,安东诺夫设计局画个图纸就能造出巨型运输机,放眼全球,也是响当当的工业强国。可结果呢?三十年,一眨眼就从“欧洲粮仓”变成了“欧洲火药桶”。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些啥?

1994年,布达佩斯备忘录一出,乌克兰自个儿把核武器给拆了。美英俄三国拍着胸脯保证:你放心拆,安全我们罩着!结果呢?援助的钱进了军火商的腰包,说好的核燃料供应也跟挤牙膏似的,克里米亚危机一来,英国的“安全保证”比纸还薄。当时北约的军舰就在黑海晃悠,乌克兰想启动备忘录里的安全条款,人家来一句“政治承诺不算数”,直接把乌克兰晾在那儿。美国那位管国防的佩里后来还说了实话:“我们就是利用了乌克兰穷,养核武器费钱,忽悠他们拆了,还给了点小钱……”啧啧,这套路,深啊。

核武器一拆,国际资本的镰刀就挥过来了。2004年,世界银行打着“反腐”的旗号,逼着乌克兰开放115家战略企业。荷兰的壳牌公司,花7.2亿美元就拿下了价值200多亿美元的油气田开发权,跟白捡似的。美国的嘉吉公司也跑来掺和,用贷款协议控制了大片黑土地。到了2010年,乌克兰的农业出口,六成都落进了四大粮商的口袋。

为了从欧盟那儿拿点援助,乌克兰也是拼了,256项法律说改就改,转基因禁令取消了,国产化率也不管了,“去俄罗斯化”搞得轰轰烈烈。结果呢?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遍地开花,哈尔科夫坦克厂倒闭了,国内俄语族群也不乐意了,社会矛盾一锅粥。

2013年,乌克兰政府想缓口气,暂停跟欧盟签协议,结果街头立马闹起来了。西方媒体煽风点火,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,示威活动越闹越大。2014年,总统亚努科维奇跑路了,新政府为了拿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,啥条件都答应,能源补贴砍了,养老金冻结了,银行也让外资控股了。乌克兰经济彻底崩盘,通货膨胀跟坐火箭似的。后来美国解密文件一公开,好家伙,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给反对派送了6200万美元,其中1200万专门用来训练怎么冲击政府机构。

2014年之后,乌克兰就掉进了一个怪圈:买美国武器—财政枯竭—出让主权,无限循环。军费蹭蹭涨,用的还是苏联时代的破烂玩意儿。寡头们倒是赚得盆满钵满,前总统波罗申科,前总理季莫申科,一个个富得流油。老百姓呢?月工资300美元,代孕产业倒是搞得风生水起,每年5000个新生儿送去欧美家庭,“欧洲子宫”这名号,真是讽刺。

三十年过去,乌克兰人口少了2000多万,800万人背井离乡。经济比苏联时期还差,通货膨胀高得吓人。工业产值跌得惨不忍睹,农业利润全让跨国公司拿走了。更扎心的是,超过一半的难民表示,就算仗打完了也不回去。

乌克兰的故事,像一出荒诞剧,也像一面镜子。

三十年,一梦醒。